深度学习 --- stanford cs231学习笔记七(训练神经网络之梯度下降优化器)

5,梯度下降优化器

        

5,1 梯度下降在深度学习中的作用 

        在深度学习中,权重W的值是否合理是由损失函数L来判断的。L越小,表示W的设置越happy。L越大,表示W的值越unhappy。 为了让L越来越小,常用的方法是梯度下降法。

5,2 梯度下降法的基本原理 

        梯度下降法的原理是基于函数f在点P处的梯度一定是函数f在P点处的所有方向导数中增加最大的方向导数。因此,只要沿着梯度方向移动自变量 x,函数值 f 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增加。要想让x沿着梯度方向移动,只需让自变量x加上梯度。且,不论梯度是正还是负,函数值f都会增加。 

         对梯度下降法而言,则正好相反。我们希望尽快找到函数的最小值,以及此时的自变量x。因此,我们应该让自变量x不断地朝着梯度的反方向移动,这样函数值就会很快减小。而让x沿着梯度的反方向移动的方法,则是让x减去梯度。

以一元一次函数y=x和y=-x为例:

        图中x0表示自变量x的初始位置,红点表示x0加梯度后的坐标,蓝点表示x0减去梯度后的位置。对函数y=x而言,梯度为正1,x0=2加上梯度后会朝着x轴的正向移动,函数值增加。对函数y=-x而言,梯度为负1,x0=0加上梯度后会朝着x轴的反方向移动,函数值还是在增加。

        对梯度下降法而言,则是希望把x0朝着蓝点方向移动。对于两幅图中的两个函数,我同时让x0减去梯度,得到了图中的蓝点。如果继续移动,则函数值会越来越低,直到函数的最小值。

       

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
#y=x
def f(x):
    return x

def df(x):
    return 1

#y=-x
def ff(x):
    return -x

def dff(x):
    return -1

x=np.linspace(-np.pi,np.pi,300)


#画y=x
fig,axs=plt.subplots(1,2, figsize=(14, 6))
y=f(x)
axs[0].plot(x,y,label='y=x')
axs[0].set_title('y = x (update x with grad=1)')
axs[0].set_xlabel('x')
axs[0].set_ylabel('y')
axs[0].axhline(0, color='black', linewidth=0.5)
axs[0].axvline(0, color='black', linewidth=0.5)

#当前x的位置
x0=2
axs[0].scatter(x0,f(x0),color='black', s=100,label='x0')

#沿着函数增加的方向移动x(移动lr个单位的梯度)
#注意我这里是用自变量加梯度
lr=0.5
x1=x0+lr*df(x0)
x2=x0-lr*df(x0)
axs[0].scatter(x1,f(x1),color='red', s=100,label='x0+grad')
axs[0].scatter(x2,f(x2),color='cyan', s=100,label='x0-grad')
axs[0].legend()


#画y=-x
y=ff(x)
axs[1].plot(x,y,label='y=-x')
axs[1].set_title('y = -x (update x with grad=-1)')
axs[1].set_xlabel('x')
axs[1].set_ylabel('y')
axs[1].axhline(0, color='black', linewidth=0.5)
axs[1].axvline(0, color='black', linewidth=0.5)

#当前x的位置
x0=0
axs[1].scatter(x0,ff(x0),color='black', s=100,label='x0')

#沿着函数增加的方向移动x(移动lr个单位的梯度)
#注意我这里依然是用自变量加梯度
lr=1.5
x1=x0+lr*dff(x0)
x2=x0-lr*dff(x0)
axs[1].scatter(x1,ff(x1),color='red', s=100,label='x0+grad')
axs[1].scatter(x2,ff(x2),color='cyan', s=100,label='x0-grad')
axs[1].legend()

        如果要以深度学习的损失函数为例,下图中权重W为自变量,损失函数L(x,W)所对应的梯度如下图中Grad(L(x,W))所示。现在,为了让目标函数L(损失函数)的值迅速减小,就要让自变量W沿着梯度的反方向移动这样一来,损失函数L的函数值就会迅速减小。即,通过改变自变量W的值,使得函数L的值小于当前值,直至等于0或更小。

        换句话说,梯度下降法就是要找到能够令损失函数L的值最小值的W。只不过在找到这一W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(通过调整学习率),并非一蹴而就。

        下面是我用python写的一个二元函数的梯度下降法的例子,为了凸显函数关于某一个维度的变化,即,为了模拟损失函数L(W,x)只关于W去更新,使得损失函数L最小化。我的这个例子是让二元函数f(x,y)只关于x更新的demo。

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
#目标函数
def f(x,y):
        return (x-1)**2+(y-3)**2
    
    
#目标函数关于x的梯度
def f_prime(x):
    pfpx=2*(x-1)
    return pfpx

#SGD只针对 x 变量进行梯度下降
def SGD(x0,y0,lr,it):
    points = [[x0,y0]]#x catch
    x=x0
    for _ in range(it):
        grad=f_prime(x)
        x-=lr*grad
        points.append([x,y0])
    return np.array(points)
    
#main
x0=5
y0=5
lr=0.1
it=20

points=SGD(x0,y0,lr,it)

# 绘制目标函数
x = np.linspace(-3, 7, 400)
y = np.linspace(0, 7, 400)
X, Y = np.meshgrid(x, y)
Z = f(X, Y)

#绘制等高线图
plt.figure(figsize=(10, 6))
plt.contour(X, Y, Z, levels=np.logspace(-1, 3, 20), cmap='jet')

# 绘制梯度下降的点
plt.plot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, 'ro-')

# 显示起点和终点
plt.plot(x0, y0, 'go', label='Starting point')
plt.plot(points[-1, 0], points[-1, 1], 'bo', label='End point')

#显示令原函数为0的点
plt.plot(1,3,'k^',label='f(x,y)=0')

# 图形设置
plt.xlabel('x')
plt.ylabel('y')
plt.title('Gradient Descent Optimization for $f(x, y) = (x - 1)^2 + (y - 3)^2$ (Only updating x)')
plt.legend()
plt.grid(True)
plt.show()


# 绘制三维图像
fig = plt.figure(figsize=(12, 8))
ax = fig.add_subplot(111, projection='3d')
surface = ax.plot_surface(X, Y, Z, cmap='RdYlBu', alpha=0.5, edgecolor='none')

# 设置视角
ax.view_init(elev=30, azim=100)  # 例如,仰角为30度,方位角为45度

# 绘制梯度下降的点
points_z = f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)
ax.plot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, points_z, 'ro-', markersize=5, label='Gradient Descent Path')

# 显示起点和终点
ax.scatter(x0, y0, f(x0, y0), color='g', s=100, label='Starting Point')
ax.scatter(points[-1, 0], points[-1, 1], points_z[-1], color='b', s=100, label='End Point')

#显示令原函数为0的点
ax.scatter(1,3,f(1,3),color='k',marker='^',s=100,label='f(x,y)=0')

# 添加颜色条
fig.colorbar(surface, shrink=0.5, aspect=10)

# 图形设置
ax.set_xlabel('x')
ax.set_ylabel('y')
ax.set_zlabel('f(x, y)')
ax.set_title('Gradient Descent on $f(x, y) = (x - 1)^2 + (y - 3)^2$ (Only updating x)')
ax.legend()
plt.show()
    

运行结果: 

        从运行结果中可以看到,因为整个迭代过程只用到了f(x,y)关于x的偏导(限制了y的更新),因此,本来应该沿着令f(x,y)为0的点[x=1,y=3](此时函数值最小等于0)移动的start point,现在只有x方向的移动,即朝着x=1移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能同时更新两个自变量,则自变量会朝着目标点,即朝着函数值为0的黑三角移动。

 相应的python代码为:

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
#目标函数
def f(x,y):
        return (x-1)**2+(y-3)**2
    
    
#目标函数关于全部自变量的梯度
def f_prime(x,y):
    pfpx=2*(x-1)
    pfpy=2*(y-3)
    grad=np.array([pfpx,pfpy])
    return grad

#SGD
def SGD(x0,y0,lr,it):
    points = [[x0,y0]]#x catch
    x=x0
    y=y0
    for _ in range(it):
        grad=f_prime(x,y)
        x-=lr*grad[0]
        y-=lr*grad[1]
        points.append([x,y])
    return np.array(points)
    
#main
x0=5
y0=2
lr=0.1
it=20

points=SGD(x0,y0,lr,it)

# 绘制目标函数
x = np.linspace(-1, 7, 400)
y = np.linspace(-1, 7, 400)
X, Y = np.meshgrid(x, y)
Z = f(X, Y)

#绘制等高线图
plt.figure(figsize=(10, 6))
plt.contour(X, Y, Z, levels=np.logspace(-1, 3, 20), cmap='jet')

# 绘制梯度下降的点
plt.plot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, 'ro-')

# 显示起点和终点
plt.plot(x0, y0, 'go', label='Starting point')
plt.plot(points[-1, 0], points[-1, 1], 'bo', label='End point')

#显示令原函数为0的点
plt.plot(1,3,'k^',label='f(x,y)=0')

# 图形设置
plt.xlabel('x')
plt.ylabel('y')
plt.title('Gradient Descent Optimization for $f(x, y) = (x - 1)^2 + (y - 3)^2$ ')
plt.legend()
plt.grid(True)
plt.show()

# 绘制三维图像
fig = plt.figure(figsize=(12, 8))
ax = fig.add_subplot(111, projection='3d')
surface = ax.plot_surface(X, Y, Z, cmap='RdYlBu', alpha=0.5, edgecolor='none')

# 设置视角
ax.view_init(elev=30, azim=60)  # 例如,仰角为30度,方位角为45度

# 绘制梯度下降的点
points_z = f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)
ax.plot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, points_z, 'ro-', markersize=5, label='Gradient Descent Path')

# 显示起点和终点
ax.scatter(x0, y0, f(x0, y0), color='g', s=100, label='Starting Point')
ax.scatter(points[-1, 0], points[-1, 1], points_z[-1], color='b', s=100, label='End Point')

#显示令原函数为0的点
ax.scatter(1,3,f(1,3),color='k',marker='^',s=100,label='f(x,y)=0')

# 添加颜色条
fig.colorbar(surface, shrink=0.5, aspect=5)

# 图形设置
ax.set_xlabel('x')
ax.set_ylabel('y')
ax.set_zlabel('f(x, y)')
ax.set_title('Gradient Descent on $f(x, y) = (x - 1)^2 + (y - 3)^2$ ')
ax.legend()
plt.show()

5,3 常规梯度下降法的不足之处

        由于梯度下降法本身就是在不断地沿着梯度的反方向下降,直到找到最低点。因此,当该点下降到局部最低点时,或者是下降到一个平坦区域时,就无法继续下降了。而此时所对应的函数值并不是函数的最小值。

例如下面这种情况:

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from mpl_toolkits.mplot3d import Axes3D

# 目标函数
def f(x, y):
    return x**4 - 2 * x**2 + y**2

# 目标函数关于全部自变量的梯度
def f_prime(x, y):
    df_dx = 4 * x**3 - 4 * x
    df_dy = 2 * y
    return np.array([df_dx, df_dy])

# SGD
def SGD(x0, y0, lr, it):
    points = [[x0, y0]]
    x, y = x0, y0
    for _ in range(it):
        grad = f_prime(x, y)
        x -= lr * grad[0]
        y -= lr * grad[1]
        points.append([x, y])
    return np.array(points)

# 参数设置
x0 = 0
y0 = 1.5
lr = 0.5  # 较大的学习率
it = 30

# 执行梯度下降法
points = SGD(x0, y0, lr, it)

# 绘制等高线图
plt.figure(figsize=(10, 6))
x = np.linspace(-2, 2, 400)
y = np.linspace(-2, 2, 400)
X, Y = np.meshgrid(x, y)
Z = f(X, Y)
contour=plt.contour(X, Y, Z, levels=np.linspace(-2, 2, 100), cmap='jet')
plt.colorbar(contour, shrink=0.8, extend='both')  # 添加颜色条

# 绘制梯度下降的点
plt.plot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, 'ro-')

# 显示起点和终点
plt.plot(x0, y0, 'go', label='Starting point')
plt.plot(points[-1, 0], points[-1, 1], 'bo', label='End point')

# 图形设置
plt.xlabel('x')
plt.ylabel('y')
plt.title('Gradient Descent Optimization for $f(x, y) = x^4 - 2x^2 + y^2$ with High Learning Rate')
plt.legend()
plt.grid(True)
plt.show()

# 绘制三维图像
fig = plt.figure(figsize=(12, 8))
ax = fig.add_subplot(111, projection='3d')
surface = ax.plot_surface(X, Y, Z, cmap='RdYlBu', alpha=0.5)

# 绘制梯度下降的点
points_z = f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)
ax.plot(points[:, 0], points[:, 1], points_z, 'ro-', markersize=5, label='Gradient Descent Path')

# 显示起点和终点
ax.scatter(x0, y0, f(x0, y0), color='g', s=100, label='Starting Point')
ax.scatter(points[-1, 0], points[-1, 1], points_z[-1], color='b', s=100, label='End Point')

# 添加颜色条
fig.colorbar(surface, shrink=0.5, aspect=5)

# 图形设置
ax.set_xlabel('x')
ax.set_ylabel('y')
ax.set_zlabel('f(x, y)')
ax.set_title('Gradient Descent on $f(x, y) = x^4 - 2x^2 + y^2$ with High Learning Rate')
ax.legend()
plt.show()

这是起始点的选择不恰当引起的的: 

这是学习率的选择引起的:


 5,4 SGD+momentum

        为了克服传统梯度下降法的缺点,即,碰到local min或saddle points时失效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SGD+Momentum相对于之前的变化在于,原有的SGD是走一步算一步梯度,然后再按这个梯度更新,因此如果走到了局部最小值处或者鞍点,当前点的梯度就为0。梯度为0,就走不下去了,只能在原点大转。

        SGD+Momentum为了让点继续走下去,就引入了“惯性”的概念。具体来说,Momentum在更新时不光考虑当前点的梯度,也会考虑前一步的梯度。也就是在走这一步之前,把上一步的惯性也考虑进去。

        比如说前面遇到的鞍点或局部最低点,因为按照前一点的梯度去更新,正好走到了这里。但如果前一点所使用的梯度是加上了上上一点的梯度的,也就是加上了惯性,那么这一步就比SGD迈的大,迈的远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好像下图中的黑圈,如果按照SGD的梯度走,则正好走到红点的位置。但如果加上了上一步的惯性,步子迈的要比SGD大,就能成功的越过局部低点和鞍点继续往下走。

 对于SGD+Momentum而言,下面两个公式 是等价的:


5,5 Nesterov Momentum

         SGD+Momentum的出现是为了能够越过局部最低点和鞍点,但有时候如果步子迈的太大也不好,即,冲过头了。例如,在已经快接近全局最低点的地方,需要反复几次才能走到最低点,也就是会出现震荡。

        Nesterov Momentum的做法是,不再按照当前点的梯度+前一点的梯度去走。而是按照下一步的梯度+前一点的梯度去跟新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这样就能防止步子迈的过大,使初始点在下降的过程中,既能越过鞍点和局部最低点,也能避免震荡。

小结:

        不论是SGD+Momentum还是Nesterov Momentum算法都是借助物理中动量的概念设计的算法。下面会介绍一些别的算法如Adagrad, RMSprop和Adam等,他们都属于自适应算法,通过自适应的调整学习率,处理不同梯度的变化,帮助越过鞍点。


5,6 AdaGrad(Adaptive Gradient Algorithm)

        AdaGrad(Adaptive Gradient Algorithm)是一种自适应学习率优化算法,它根据历史的梯度来调整每次的学习率。

        他的整体思路跟SGD一样,还是用原始梯度乘以学习率去更新W。所不同的是,他用梯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作为对学习率的惩罚(惩罚就是让学习率除以这个值)去动态的调整学习率。走的步数越多,梯度的平方和就越大,惩罚的就越厉害。 

        因此,刚开始的时候学习率的衰减小,即步伐大。越是到了后面,学习率的衰减就越来越大,下降的步伐也就会越来越小。这也符合梯度下降的构想,刚开始的时候步伐大,容易越过鞍点和局部小值点,到了后面越是接近全局最小值点了,步子也正好应该小了,免得出现震荡。


5,7 RMSProp

        AdaGrad的效果很好,但有一个潜在的问题,也就是他的那个自适应的惩罚项。随着步数增多,对学习率的惩罚越来越大,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了,因为,大概了这个时候已经下降到函数的最低点了。但如果没有呢?

        也就是说,如果还没有走到谷底,对学习率的惩罚就已经很大了呢?这个时候,就好像梯度消失一样,学习率几乎为0,w无法更新了。相当于是眼看着就要到谷底了,却脚崴了,走不动道了。因此,RMSProp就对AdaGrad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。

        在grad_sqared的计算中RMSProp加入了一个系数decay_rate。根据公式可以看出,当decay_rate为0时,RMSProp就退化成了AdaGrad算法,此时学习率的惩罚项依然是梯度的平方和开根号。当decay_rate为1时,每一步学习率的惩罚项都等于当前梯度的平方根,即只与当前梯度有关。

        这也就是说,随着decay_rate这个参数从0逐渐增加到1,对学习率的惩罚也越来越弱。这样就能避免步数太多了以后崴脚的情况。


(全文完) 

--- 作者,松下J27

 参考文献(鸣谢): 

1,Stanford University CS231n: Deep Learning for Computer Vision

2,训练神经网络(第二部分)_哔哩哔哩_bilibili

3,10 Training Neural Networks I_哔哩哔哩_bilibili

4,Schedule | EECS 498-007 / 598-005: Deep Learning for Computer Vision 

版权声明:所有的笔记,可能来自很多不同的网站和说明,在此没法一一列出,如有侵权,请告知,立即删除。欢迎大家转载,但是,如果有人引用或者COPY我的文章,必须在你的文章中注明你所使用的图片或者文字来自于我的文章,否则,侵权必究。 ----松下J27 
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a/754619.html

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@qq.com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

相关文章

自主可控的芯片设计供应链软件:保障芯片产业安全的关键

在当前的科技浪潮中,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,其设计、制造和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。而自主可控的芯片设计供应链软件,正是保障这一产业链安全的关键环节。 首先,我们要明确自主可控芯片设计供应链软件的核心价值…

【强化学习】第02期:动态规划方法

笔者近期上了国科大周晓飞老师《强化学习及其应用》课程,计划整理一个强化学习系列笔记。笔记中所引用的内容部分出自周老师的课程PPT。笔记中如有不到之处,敬请批评指正。 文章目录 2.1 动态规划:策略收敛法/策略迭代法2.2 动态规划&#xf…

聚星文社AI工具

聚星文社AI工具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工具,旨在辅助作者和写作人员提升创作效率和质量。 点击下载 该工具可以提供多项功能,包括语法纠错、智能推荐、文章自动摘要等。 通过使用聚星文社AI工具,用户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即时的纠错建…

数据库使用笔记

1.mysql数据库频繁访问导致连接超时 解决办法一: 优化查询:检查并优化SQL查询语句,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库调用。增加连接池大小:如果应用程序使用连接池,可以考虑增加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。(注:不能…

权限维持-域环境单机版---自启动

免责声明:本文仅做技术交流与学习... 目录 1.windows自启动路径加载 2.自启动服务加载 3.自启动注册表加载 所在regedit目录: -添加启动项 --重启生效 4.计划计时任务 windows软件或程序服务开机自启动的四种方式-CSDN博客 1.windows自启动路径加载 --当windows注销…

LabVIEW在机器人研究所中的应用

机器人研究所致力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,涵盖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医疗机器人等多个领域。研究所需要一个高效、灵活的实验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,以进行复杂的机器人实验,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。 项目需求 实时控制与监控&am…

ai轨迹过京东m端

声明(a15018601872) 本文章中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用于其他任何目的,抓包内容、敏感网址、数据接口等均已做脱敏处理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和非法用途,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均与作者无关! 本…

什么是WABF验证?

今年的618电商购物节已经落下帷幕,在此期间,各大电商平台都普遍迎来了用户访问量、优惠券领取量和交易量的显著增长。在这一时期,业务安全成为电商平台关注的焦点。验证码作为一种常见的业务安全工具,能够有效应对业务安全问题。然…

探究Qt5【元对象编译器,moc】的 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

Qt5是一个跨平台C框架,它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元对象系统,该系统通过扩展C的能力,为事件处理提供了信号与槽机制、为对象内省提供了属性系统。为了支持这些特性,Qt引入了元对象编译器(Meta-Object Compiler, MOC&#…

单源最短路径问题(Dijstra)

#include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#define MAX 500 #define INT 999 typedef struct {char vex[MAX];int Edge[MAX][MAX];int vexnum,arcnum; }MGraph; void InitMG(MGraph &MG) {cout<<"输入顶点数和边数&#xff1a;";cin>>MG.vexnu…

探索区块链:颠覆性技术的崛起

目录 一、引言 二、区块链技术概述 三、区块链应用场景 四、区块链面临的挑战 五、区块链的未来展望 六、结语 一、引言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&#xff0c;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的去中心化、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等特性&#xff0c;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。从金融领域到供应…

树莓派4B_OpenCv学习笔记15:OpenCv定位物体实时坐标

今日继续学习树莓派4B 4G&#xff1a;&#xff08;Raspberry Pi&#xff0c;简称RPi或RasPi&#xff09; 本人所用树莓派4B 装载的系统与版本如下: 版本可用命令 (lsb_release -a) 查询: Opencv 版本是4.5.1&#xff1a; 今日学习 OpenCv定位物体实时位置&#xff0c;代码来源是…

Hi3861 OpenHarmony嵌入式应用入门--LiteOS Event

CMSIS 2.0接口使用事件标志是实时操作系统&#xff08;RTOS&#xff09;中一种重要的同步机制。事件标志是一种轻量级的同步原语&#xff0c;用于任务间或中断服务程序&#xff08;ISR&#xff09;之间的通信。 每个事件标志对象可以包含多个标志位&#xff0c;通常最多为31个&…

你的编程小助手:Kimi!!【送源码】

从OpenAI发布AI大模型到现在已经快2年时间&#xff0c;中间随着新模型的不断出现&#xff0c;也让大家认识到了AI的强大之处&#xff0c;现在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&#xff0c;工作的方方面面。 这期间国产大模型也在努力发展&#xff0c;不断完善&#xff0c;甚至一些大模型在…

用Vue3和Plotly.js生成多折线图

本文由ScriptEcho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项目地址&#xff1a;传送门 基于 Plotly.js 的交互式折线图绘制 应用场景介绍 本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Plotly.js 库创建交互式折线图。用户可以在图中点击点以添加注释&#xff0c;从而实现数据可视化和探索。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数据…

ai智能语音机器人在电销里发挥怎样的作用

得益于语音识别技术的的进步&#xff0c;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成熟。相信作为企业的管理者&#xff0c;都遇到过这样的事&#xff1a;一个电销新人刚刚入行&#xff0c;需求经过一两个月的学习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。在这段学习的期间&#xff0c;企业投入的成本是没有…

PS-抠图

在一个图片中&#xff0c;当你单独用到一个人物&#xff0c;或者物品的时候&#xff0c;你可以选择抠图&#xff0c;单独把这个人物模型给扣下来&#xff0c;不要他的背景&#xff0c;不要其他物品。 在PS中&#xff0c;我们看到一个大熊猫&#xff0c;当我们想用到这个熊猫的…

快速清理Word中的嵌套表格

实例需求&#xff1a;Word文档中表格有的单元格中包含嵌套表格&#xff08;注意其中表格中有合并单元格&#xff09;&#xff0c;如下图所示。 现在需要删除单元格顶部的嵌套表格&#xff08;如上图中的表格1和表格3&#xff09;&#xff0c;如下图所示&#xff0c;如果表格较多…

友力科技广州数据中心搬迁

搬迁工作内容 1.搬迁技术工作 1)确定机房搬迁的负责人以及负责人的联系方式&#xff0c;保证在搬迁的过程中统一指挥管理。 2)确定服务器的数量&#xff0c;服务器的型号&#xff0c;服务器的配置等&#xff0c;如有需要&#xff0c;联系相关服务器的供货商或者厂家提供技术支持…

EdgeOne 边缘函数 - 构建边缘网关

目前&#xff0c;各大主流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边缘 Serverless 服务&#xff0c;如 CloudFlare Workers、 Vercel EdgeRuntime 等&#xff1b;腾讯云 EdgeOne 边缘函数提供了部署在边缘节点的 Serverless 代码执行环境&#xff0c;只需编写业务函数代码并设置触发规则&#xff0…